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深度报道  > 正文

“菏泽人的老书记走了”

作者: 姜培军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4-04-26 09:53

image.png
各界人士送别周振兴同志。

□记者 姜培军

4月23日,省政协原副主席、党组原副书记,原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同志逝世,享年97岁。当年,在菏泽,以他为代表的一批干部凭着坚定信念、责任担当、非凡勇气,拉开了菏泽农村土地改革的序幕。

改革精神,首创难忘。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,但周振兴勇于担当作为、奋力开拓进取的精神永远不会失落;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,但他领导700多万菏泽农民搞土地承包、让老百姓吃饱饭的责任担当将被人们永远铭记。

哀乐低回,白菊含悲。4月25日14时许,省政协原副主席、党组原副书记,原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遗体告别仪式在济南市殡仪馆举行。中共菏泽市委、菏泽市人大常委会、菏泽市人民政府、政协菏泽市委员会代表,出席周振兴遗体告别仪式。

遗体告别仪式现场庄严肃穆,横幅上“沉痛悼念周振兴同志”几个大字格外醒目,横幅下悬挂着周振兴的彩色遗像,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。现场排起了送行的长队,有亲属,有同事,有朋友,有白发苍苍的老人,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人,均面色凝重,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。大家的心中,都有一个周振兴,一个拥有坚定信念、责任担当、非凡勇气的共产党员。

40多年前,周振兴任菏泽地委书记期间,领导700多万菏泽农民搞土地承包。菏泽由此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春天。

“听到老书记逝世的消息,我和广大小井群众内心都非常悲痛,是他当年带领我们分了地,让我们吃饱了饭。”76岁的退休干部、时任东明县小井镇小井村党支部副书记的李鹏举悲痛地说。

“当时,小井村归马头公社,地处多个公社交界处,因为贫穷落后,被戏称为马头公社的‘西伯利亚’。”李鹏举回忆道。“位置偏僻、交通不便、土地盐碱化,再加上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,小井村成为著名的‘三靠村’。”作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菏泽农村土地改革的亲历者、参与者的李鹏举解释,所谓“三靠”指的是吃粮靠统销、花钱靠贷款、生活靠救济。

“冬天白茫茫(盐碱),夏天水汪汪(涝洼),一年辛苦半年糠,扶老携幼去逃荒。”这是当时小井村及附近村庄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。1978年1月16日,时任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与时任东明县委书记司黎明来到小井村。“我记得非常清楚,那天是农历腊月初八,村党支部书记刘喜堂通知大家说公社领导要过来看看。”李鹏举回忆,“他走了以后,村支书给党支部汇报有关情况,我们才知道是地委书记周振兴来了。”

在小井村村民的记忆中,这一年的腊八节,因地委书记的到来而变得与以往不同。小井村党支部书记刘喜堂,后来向党支部成员通报情况时说,周振兴是含着眼泪离开的。离开时,他给小井村党支部留下三道“思考题”:马上要过年了,能不能让社员吃上一顿饺子?别管想什么办法,能不能让社员吃上饭、填饱肚子?过一段时间,他还要来,看看群众生活有什么改善?

“周书记接连提出三个问题,大家都没吭声,之所以不敢回答,是怕完不成任务。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李鹏举感慨万千。

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,正是从这三道“思考题”发端,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在小井村乃至整个菏泽悄然萌动。

一记穿越时空的耳光

“惊闻我终生敬仰的老书记周振兴同志不幸病逝!瞬间痛心疾首,泪落成行……”4月25日下午,得知周振兴逝世的消息,原曹县广电局局长、曹县电视台原台长王泽坤,向记者发来一篇情真意切的短文。

2018年,他以笔名“天阔”在菏泽日报发表散文《书记的耳光》。随后,这篇短文迅疾被人民日报、新华社等各大媒体向全国推发。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仲春时节,王泽坤作为曹县人民广播站记者,随时任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,到曹县革命老区韩集乡红三村看一位杨得志将军当年的老房东、老共产党员伊巧云老人。

伊巧云当时已重病在身,当周振兴握住老人枯瘦的手询问还有什么要求时,老人犹豫了一下,说“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。”说完,老人又后悔了,用另一只手拍打着周振兴的手背,“也就是这么一想,周书记别当事。”历来以雷厉风行、低调工作作风著称的周振兴,一下子泪流满面。他双手握住老人的双手:“怪我,怪我们啊,老人家,对不起您。”他抹了一把脸,回身掏出自己衣袋中的一沓钱,递到赶来的乡镇书记手中,县、乡领导纷纷掏自己的衣袋,被周书记一把按住了。无用言说,老人当天就吃上了肥中带瘦的肉。

随后,周振兴在一个汇报会上眼含热泪地讲了一段话:“伊巧云老人今年83岁,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,她牺牲了丈夫和三个孩子。抗战时期,在抗战堡垒红山村做杨得志将军的房东时,为接待来往的将士,她曾一天做过9顿饭。为让将士吃饱吃好,她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物件和娘家陪送的嫁妆。现在,在我们领导下,生重病了,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带瘦的肉。同志们,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?”说着,周振兴突然抬手扇了自己一个耳光,“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?”

这是一记穿越时空的耳光,一直响到今天。“情不自禁的一耳光打醒了多少麻木的心,打岀了共产党书记至高无上的威望。”王泽坤说道。

让老百姓吃饱饭就是“好主义”

“如果没有老书记当年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小井的村民不知道还要过多少年才能吃上饺子。”4月25日,东明县小井镇一级主任科员、具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刘先周说。

菏泽位于鲁西南大平原,有黄河冲积出来的肥沃土壤,有丰富的黄河水灌溉,本是最适宜种粮的好地方,但1976年全区粮食亩产只有250斤,1977年全区社员平均口粮只有300斤,现金分配1.63元。专门种粮的农民,却吃了国家调拨的国库粮食700多万公斤。

菏泽为啥这样穷?菏泽农业发展为啥上不去?从1977年秋天,刚刚主持菏泽地委工作的周振兴,抛开杂务,进行了为时三个月的实地调研。

1978年1月16日,周振兴、司黎明在小井村调研后,回到东明县城,立即召集县委常委会,一直研究到凌晨2点。“小井村周围十几个村子情况都差不多,多为盐碱地,老百姓年年逃荒要饭,我们决定成立一个公社。”2018年7月14日,周振兴在接受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回忆,当时成立公社要经过省里批准,他就想了一个办法,成立工作组,县里派干部,办公用具自己带。这个工作组就成了以后小井乡的前身。

“当时给出的‘特殊政策’就是,谁开垦荒地就是谁的,那时候沿黄有10万余亩盐碱地,我说分给老百姓。”周振兴回忆,当年庄稼就获得了大丰收。让农民自己有地种,此举成为东明以至菏泽包产、包干到户的滥觞,从此一发而不可收。

“土地包干现在说是从小井开始的,实际上和小井同时进行的有很多,像东明县沙窝、马头,菏泽佃户屯,定陶马集,曹县韩集、闫店楼这些乡镇都先后实行了土地承包。”周振兴回忆,菏泽的土地承包与安徽的不同之处在于,安徽的土地承包发端于小岗一个村,而菏泽几乎是10个县同时开展的。

1978年9月2日,周振兴在菏泽全区三级干部会议上讲道:“道理很简单,人是要吃饭的,不论干什么事情,都要吃饱了饭才行,吃饭是第一件大事,民以食为天嘛!”

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半年多以前,一个共产党的地委书记,积个人30多年革命经验,根据对社会生活实际的观察思考,举起了“实践标准”和“生产力标准”的旗帜。

大包干推广后,农民劳动有积极性了,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。“那一年过年,我在村里调研,老百姓欢天喜地,贴春联,放鞭炮。”周振兴回忆,“直到今天我不后悔,最起码那几年我让老百姓少挨饿。”

1981年,菏泽一举由粮食净调入地区变成了净调出地区。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,占山东人口不到十分之一的菏泽,提供了全省六分之一的商品粮,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。

“职高为国用,权重为民行。这是老书记几十年的为官座右铭,也是他领导过的百姓对老书记长久的念想!”王泽坤说道,“老书记虽然走了,但他打响的耳光,将永久的刻入千百万共产党人为民的初心;他勇于担当、严于律己、将人民捧在手里的作为,为我们树立了永久的榜样!”

朵朵白菊寄哀思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